Pages Navigation Menu

防范于未然

  风险防范,如何避免上海“11•15”惨案再度发生。

 

  去年发生的“11•15”火灾一下子将风险防范问题推到了媒体的聚光灯下。与矿难或其他的事故不同,一场无情的大火瞬间夺取了你我身边58条鲜活的生命。失去亲人的哀嚎不断提醒着我们,在将来的某天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受害者。

 

  市场的发展,改革的推进,使得国内企业对风险管理已形成了越来越成熟的理解。他们已准备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并汲取经验,但是即便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们要走的路还有很多。

 

  一语道破

 

  为什么国内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

 

  根据官方报道,“11•15”事故起火的原因系施工过程中两名无照电焊工违反操作规章所致。同时,火灾还暴露出工程中的一系列监管不力、非法转包等国内工程项目的“潜规则”。

 

  某知名国际认证机构的调查显示有40%的建筑楼宇根本没有遵守现行的消防安全法规。这些建筑的消防系统由于种种设计、安装和维护问题一直无法正常工作。例如,为了避免由假警报带来的干扰,楼宇的警报系统从未开启;由于管道连接问题,消防喷淋没有压力进行喷水;而最关键的是由于监管不严,消防法规形同虚设。为加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火灾过后市政府紧急出台了将严厉整治“混乱且缺乏监管的建筑市场”的公文。

 

  但是有趣的是,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的大讨论几乎无一例外地集中在消防系统管理以及2009年出台的所谓的“新”消防安全法上。而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应采取的真正的预防措施却被声讨声所掩盖。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错误地假设技术问题一般来说很容易解决。然而现实情况恰恰与之相反,从火灾本身就能直接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就连最基本的消防安全检查都很难根据条例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加之一旦安防设备出现故障,救火式的紧急维修工作根本无法彻底根除安全隐患。由此可见,理论上人人所具备的风范防御常识却无法在实际工作中付诸行动。

 

  亡羊补牢

 

  不幸的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人们只有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才会意识到其实只要遵循日常工作流程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伤亡事件的发生。管理理念和现实技术能力的差距,维修纠正行为与预防措施的脱节是企业实施任何风险防范工作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某管理非常混乱的大型跨国公司,其经营者是一名完全依赖于“优秀”技术人员的高级生产经理。可悲的是,在短短数月后,他发现这些所谓的“精英”都相继离开。工厂面临着生产线异常老化,亏损增加的严重失控局面。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局限于纸面管理,但备份文档的现场办公室却是一团糟。在雇佣猎头去招聘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他们还邀请专家希望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不出意外的是,结果却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家公司曾向我们寻求帮助多年,但是始终无法做出任何决定。

 

  他们一直这样挣扎经营着直到发生一起人身伤亡事故:由于没有任何安全操作守则,一员工竟试图去修理一台还未关闭电源的机器。可想而之,随后他因遭受到电击因故死亡。拖沓的管理风格导致了惨案的发生,血淋淋的当头棒喝才能换来管理者们的如梦初醒。

 

  介于文化背景不同,外资企业通常会有这样的固有思维,认为解决运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使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他们认为获得好的技术人员并不难,传统的西方模式亦适用于中国国情。但基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过度依赖个人能力和经验的西方管理体系会导致问题的一再发生。加之,人员流动率居高不下,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实则就是在说明“人”是管理中变数知名的因素。

 

  学习曲线

 

  话分两头,我们知道有些重要的风险管理方法现在正被混乱无序的管理体系埋没。韩正市长在“11•15”事件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多数建设工地都会事先得知安全检查的具体时间!”

 

  事实上,人们已逐渐意识到使用强制手段和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消防安全评估比现有的现场检查模式更为可靠。与其对稽查人员进行小恩小惠,企业不如建立起自己的安防监察团队。

 

  尤其是那些在华历史悠久并更了解本土需求的大型投资者们,“金融危机”改变了其原有的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视角,鼓励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长期风险控制和预防体系上。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虽然提升了管理压力,但也有帮助企业认清了无限制的人力和设备供应已不再是其管理的重点:技能、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积累和分享才是达成发展目标的核心。而火灾带给我们的警示也进一步印证这点。

 

  经验教训

 

  在此我愿意分享一些实用但是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观点:

 

  首先,无论参与与否(不管是消防局进行的安检还是第三方供应商所提供的维护服务),运管风险理应由业主来承担。尤其在消防安全领域,正如2009年出台的“消防安全法”规定的那样,业主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味将工程类设施管理服务进行外包并不能帮助企业真正降低风险。在中国这个尚未成熟的市场,企业只考虑了外包成本,而忽视了潜在风险隐患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

 

  另外,如何真正开展检验工作也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消防系统的安全检查。相对于撸起袖子亲自动手,现在大多数的纸质记录均是仰仗个人经验所得出的模糊结论。而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工作手段就能检验这些结论的可信程度。我们的一些客户会为他们的资产贴上条形码,并且为其监管人员配备专门的移动终端作为工具,强制其通过扫描标签来确认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确保该人员至少曾到达过现场。

 

  其次,“11•15”火灾带给我们的另一警示就应严格监管工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分包商,打击违法承包,层层转包的现象。

 

  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再系统的培训课程也很快会被人们所遗忘,无法落实到实践中。制定的再详细的工作手册最终也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但是经验表明,作为管理工具的IT系统却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面对人员流动性高且技能层次差别较大的市场现状,IT系统可作为结构化工具将书面化的理论标准落实为最佳工作实践,以此让企业摆脱对于所谓的“优秀”人力资源的依赖。这与用IT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达到减少人员编制的传统西方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使用目标。

 

  最后,为了尽早暴露并解决所有问题,最好是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就开展干预工作。这能确保项目尚有缓冲空间去弥补因工程施工质量差所留下的种种隐患(曾有一位零售行业人士形象地将此比喻为“就如新生儿生来就存在很多生理缺陷”),由此避免对今后的运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设计问题、对原材料的选择、安装工艺、分包商的施工质量,是否具备竣工工程图纸等)。

 

  行动起来

 

  正如09年消防安全法规定的一样,成功开展风险防范工作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技术工人的日常作业对于预防性工作的重要性。一旦西方模式无法奏效,适时采取适合国情的本土化方案以及文中所描述到的相关内容才是解决之道。相信灾难的惨痛教训,以及大量媒体报导和公众日益增长的防范意识能帮助当局更好地去遵循和执行现有法规。

 

  本文近期已刊登在作为针对上海地区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杂志——《上海商业评论》2011年2月刊上。点击这里阅读全文(英语)。

扫一扫
关注喜科微信